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YASHICA FX-7
"
GRD :「 再一次就好,那怕只是一眼的瞬間,我也想再感受一次隨手拍的浪漫感動。」..
那是一台黑色的GRD,就這樣靜靜躺在防潮安養院最底層的某個陰暗角落。去年春天時他被主人遺棄了,據說是感光元件病毒的肆虐,讓他失去了雙眼而從此癱瘓。再也無法凝視這美麗的世界,也無法捕捉那決定性的瞬間,只能成為一個失去靈魂的空殼,在沒有任何期待的絕望之下,日復一日的等待 ... " ~ 《 防潮安養手札 . 2010》
一直都很喜歡GRD那種清新淡雅的色調,也謝謝他陪伴我許多隨手拍的浪漫時光,但很不幸的,去年GRD終於被我操到CCD掛掉了。因為買的是水貨而且早過保不知多久了,整組換起來還滿貴的,因此就在猶豫著到底要不要拿去修,也想說乾脆買一台新相機好了,就這樣在一邊猶豫一邊觀望的惡性循環之下,時間來到了去年底,GRD依舊沒拿去修 orz,還好新相機最後是下定決心買了,也順便買了一個防潮箱,希望能好好保存新的相機。至於經典的GRD,我應該還是很需要他輕便自在的特性,可以隨心隨興的來記錄生活,所以之後還是會拿去修理的,現在就讓他暫時在防潮安養院休息吧 !!
回到YASHICA FX-7這篇,買了新相機不久,因為我姐想借去日本拍照,雖然最後沒真的帶去,不過相機還是放在她那,離開我約一個多星期。結果那星期有去很多活動現場,偏偏沒辦法用相機紀錄下來,於是其中一晚就決定把家裡翻箱倒櫃,找找看還有什麼相機可用,最後發現了三台傻瓜相機 ( Minolta、Olympus、Samsung ) 和兩台單眼 ( 姊姊的Canon、媽媽的Yashica ),還有兩捲過期很久的富士底片。沒錯,這五台全都是底片相機,想想上次拿傻瓜相機拍照已經是年代遙遠,現在應該連底片都不會裝了,感覺就是一整個古老又麻煩的東西,但那個晚上或許是太想拍照了,突然覺得這些相機充滿了魔力,讓我也想用底片來記錄生活,可惜這五台的
品相都保存的很不好,雖然我媽那台Yashica的蒙皮都脫落了,不過整體機身與外觀看起來最為完整,幾天後便決定拿去修理,這些圖片就是重獲新生的YASHICA FX-7,老相機看起來很有質感吧 !!
這台全機械式底片單眼相機的歷史久遠,老媽說好像是在我出生之後買的,她曾拿去拍過她的學生,也拍過小時候的我和姊姊,對我們來說都有著某種特殊的意義,而這也是我決定把他拿去修好的原因,希望能將這份記憶好好的保存下去 ^^
機身 : YASHICA FX-7
生產者 : Yashica Japan
發售年 : 1979 年
底片型式 : 24mm x 36mm
鏡頭接環 : Contax / Yashica 插刀式接環
快門型式 : 縱走式金屬簾幕
快門速度 : B-1-2-4-8-15-30-60-125-250-500-1000
對焦方式 : 反射式+磨砂 / 微菱鏡 / 裂像式對焦屏
自拍器 : 有,機械式
閃燈同步 : 1/125秒
閃燈接點 : 有,X接點
機身高度 : 84.5mm
機身寬度 : 135mm
機身深度 : 50mm
重量 : 450g
YASHICA 品牌歷史介紹 ( 摘自網路 )
“
YASHICA跟大部份日本老牌的相機品牌也一樣,大戰後由政府資助下開設,以賺取外匯。
YASHICA公司的前身是八洲精密制作所,成立於1945年,主要生產鐘表和電氣儀器。1949年改稱八洲精機株式會社,開始進行照相機的生產。1956年公司又改稱為八洲光學工業,確定 YASHICA商標,1958年改為YASHICA株式會社,同年推出Yashica 44和Yashica 35相機。1960年公司推出第一台單反相機Yashica Pta Matic,1966年發表了C,開始了35mm 自動曝光相機的生產。YASHICA的雙鏡頭反光相機具有悠久的歷史。1953年推出6×6cm的Yashica flex,1958年推出4×4cm的Yashica 44,1970年生產的Yashica Mat 124G運用了電測光技術,可使用120和220兩種膠卷,被專業和業余攝影人員當作主力機。
70年代Yashica公司與德國鏡頭生產名廠"蔡司"公司合作,發揮各自的技術特長,在1974年的科隆博覽會上發表了Contax RTS單反相機。此後, 推出了一系列的Contax單反相機產品. 1980年的Contax 137 MD 相機率先把石英振蕩技術用于照相的數字顯示, 1985年的Contax 159MM將最高快門速度提高到1/4000秒, 1990年的Contax RTS Ⅲ相機應用陶瓷壓片以提高相機的焦點精度。
1983年日本京瓷(Kyocera)公司合併了yashica公司,推出了一批用Kyocera牌號,但由yashica電子技術和蔡司光學技術結合的單反相機。1986年推出的Kyocera 230-AF率先採用了後來在單反相機上十分普及的雙閃光燈設置,1991年的Kyocera 270 AF使雙閃光燈實現了TTL調光, 而1993年的Kyocera 300 AF則被稱為世界上最小巧的全自動單反相機,京瓷公司在照相機的設計上獨具匠心,在技術上,無論從測光,曝光,對焦和變焦等自動化功能都跟上了時代的節拍,由于YASHICA的知名度遠遠超過了Kyocera,京瓷公司保持Yashica作為本公司所有產品的注冊商標, Yashica作為一代名機繼續在世界各地暢銷。
但在1998年Kyocera把YASHICA放棄了,YASHICA的品牌自此便消失了... 但在2005年有一數碼品牌"JNC"收購"YASHICA"這名字,重新採用YASHICA這"名字"推出了一系統數碼相機及手提電話...但除了名字外,其餘的技術,與科技, 均與之前的"YASHICA"沒任何相關 ..."YASHICA"從此便死去了。”
下面這篇是之前在BBS上搜尋到的文章,雖然主要是介紹Contax的品牌故事,不過內文有提到Yashica的發展歷史,以及Yashica、Contax 和 Calr Zeiss的相互關係,可以稍微了解日本老牌相機在當時的一些故事,放上來給大家參考。
“
一、Calr Zeiss 的由來
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年代,有三位傳奇的德國人Carl Zeiss、Emst Abbe、Otto Schott 與 Carl Zeiss 這品牌有極大關連。在那個時代,光學鏡片的研磨都以老師傅的經驗作為依歸,因此光學品質都不甚穩定。Carl Zeiss原先想研究顯微鏡是否能成功的以科學方式生產,因此請教當時嘗試在設計新理論的物理學家E. Abbe,而C. Zeiss也成功的將E. Abbe的光學理論應用在顯微鏡的生產上,而採用O. Schott所發明的高級光學玻璃,使得顯微鏡的素質大幅提昇。CZ便奠定他初步的地位,CZ和Schott玻璃的良好合作關係直至今日,有人說CZ之所以這麼棒,有一半的因素是Schott玻璃所製造的玻璃磚品質超群。在當時沒有電腦的年代裡計算光學設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CZ還是製造出世界第一只非球面鏡片、第一只光圈0.85的鏡頭、第一只採用鍍膜的鏡頭等等。
至於日本人為何那麼迷戀CZ,是有其中的理由的,日俄戰爭時,統領日本海軍的東鄉平八郎之所以能戰勝強大俄國海軍的理由,據他本人親口所言,是因為他使用CZ所製造的望遠鏡,而由於其素質優良,使得他在敵艦隊發現己方之前便已得知對方艦隊的情報和陣形,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二、135小型相機的出現與Contax的誕生
世界第一台使用135膠捲(24mmx36mm)的相機是Leica製造的「Leica」,這使得一般民眾隨身攜帶相機成為可能,而在之後Kodak推出的135片筒也使得攝影不再昂貴和易於沖洗。CZ為了搶佔小型相機的市場,在1932年3月推出使用135膠捲的「ContaxⅠ」和Leica互相打對台。據說Contax的原意就是「美麗的照片」。Contax也從那時開始直至今日,擁有Leica同樣優良的聲譽。
P.S. 在當時,135是由錄製影片使用的膠捲而來,本並非供給相機使用。
這是Leica最重要的發明,也是Leica絕不放棄135片幅的理由。
三、1970至今、Yashica、Contax的誕生
在之中還有東西德分裂之後,CZ分成東西兩家的故事,但不多贅述。在韓戰後,日本生產的相機聲名大噪,因為其低廉的價格、又不輸Leica的耐用,使得許多記者紛紛採用日產的相機做為他們工作的器材,而這也隨之使得日產相機,在國際間漸漸抬頭。而之前因東西德CZ為商標問題打官司,已使得CZ元氣大傷,後又面對日系相機的衝擊,使得西德CZ (東德CZ打輸,不能再用Zeiss這商標)在1971年全面停止Zeiss Ikon相機的生產。但在事後評估時,發現CZ在相機生產方面的損失並不如同原來估計的那麼大,所以CZ仍醞釀生產新一代的相機。不過由於缺乏相關技術,CZ便轉向日本的廠商求援,而找上了當時的Yashica,八州光學所製造相機的品牌。為何這麼選擇?在當時Yashica相當於我們這邊的三槍牌內衣,是非常廉價且大眾化的品牌。相較於CZ一直強調的高品味,兩方可說是格格不入,這一直是個有趣的謎題。無論如何,CZ最後還是將自己的品牌賣給了八州光學,CZ只負責光學方面的品管與鍍膜。而在1975年八州光學以「Contax」作為品牌,推出C/Y系的MF單眼相機「RTS」,也以Yashica的品牌推出「FR」。八州光學當時打的主意便是Contax走高價高品味路線,而Yashica品牌走低價大眾化路線,試圖搶佔當時的單眼相機市場。由於Contax與Yashica兩邊鏡頭可互用、且在CZ加持之下,日本各相機製造廠如臨大敵,Canon甚至準備更新全鏡頭群(new FD)以防備之。
非常不幸的,八州光學完全打錯了算盤,由於Contax定價太高,當時的民眾消費不起,付給CZ的佣金又龐大無比。而Yashica在日人印象不佳的狀況下,銷路不見起色,八州光學面臨倒閉。雖然Yashica在國外造成轟動且熱賣,但仍然挽回不了經營困難的事實。
1983年10月,Kyocera與八州光學合併,美其名曰合併其實是收購,維持現狀直至今日。Kyocera是世界一流的電子零件和半導體製造商,但其行銷相機的策略每每都會被Contax愛好者批評其不夠積極,或是積極錯地方(Contax N系統)尤其是近年面對DC的衝擊之下,Contax的數位相機也只有那三台 ..... 沒人見過、沒人聽過、更沒人用過,便是Contax品牌今日在DC中的處境。不過值得一提的是,Contax N系的鏡頭都是針對DSLR及傳統SLR特性所設計的鏡頭,目前據我所知尚未有廠商有一套如此設計的完整鏡頭群。
Yashica此品牌幾乎已經被Kyocera(京瓷)所遺忘掉,可能由於在日人心中印象不良,所以近期京瓷已經以製造商Kyocera的名義推出自己的相機,而不再使用Yashica的品牌製造。當然叫Contax的還是會比叫Kyocera的賣得貴。Yashica的手動對焦鏡頭一直是歐美人士津津樂道的對象,因為許多人相信八州光學當初幹了很多偷雞摸狗的事情,偷偷拷貝CZ的設計,移植到自己的設計上,用相同的價錢,購買Yashica似乎更為划算。而如今這樣的傳言也只能流為一葉燦爛 .... 我也相信如今京瓷也在同樣幹偷雞摸狗的事情,在較廉價的相機版本上,依舊保有類似CZ的設計。”
上圖是Yashica 42-75mm F3.5/4.5這顆原廠鏡頭拉長後的樣子,一般的鏡頭都是拉越長看的越遠,可是Yashica這顆卻是完全相反,縮短的時候是望遠端,拉長時則是廣角端,操作起來雖然有點不適應,但卻是充滿趣味,老鏡頭都這麼好玩嗎,不知這是屬於哪種型態的鏡頭 ?!
喜歡拍照的朋友可以找找看你家是否也有歷史悠久的老相機,相信每一台都會擁有獨特的故事與記憶,等待著你把他延續下去。不管是底片還數位,不管是單眼還一般相機,甚至什麼都沒有;不管我們擁有的是什麼,都應該珍惜生活裡我們所看見的當下 ..
發現的本身就是一種美麗,相機只是幫我們記錄下來。而你的眼睛,就是一切故事的開始 ..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