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手作膠捲偽正片


上星期在搜尋一些傳統底片相機資訊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好玩的東西 — 偽正片。
在進入這個主題之前,先用最簡單的文字來認識一下正片與負片兩者之間的差異 ..

負片底片沖洗出之顏色和我們看到的相反,白色在底片上為黑,而黑色在底片上則是白,因此叫做負片。正片在底片上呈現的顏色即是我們所見的,綠就是綠、紅就是紅、藍就是藍,正片就是一種幻燈片。

正片的成相可直接目視或經由燈箱放像,而負片則需經過負沖成相片才能看出個所以然來。所以偽正片就是要假裝成一捲可以看見影像的底片,不用相機也不需買軟片,即可製作出自己的正片膠捲 ..

偽裝是多麼輕鬆容易的一件事,首先我們需要影像軟體來製作出正片的雛形。photoscape、photocap、photoimpact 都可以做,我是用 Photoscape 這個免費軟體。前製影像的步驟可以參考以下兩篇教學,方法其實很簡單,這個部分就不再詳述,想做的自己再點去看 ..
( 偽正片底片影像 快速製作方法 詳細步驟教學 )
( 偽正片製作過程 )

將一條條拼貼完成的膠捲圖片插入至Word文件即可完成前製檔案,再來就是輸出後製的部分。先去書局買投影片,要找彩色鐳射專用的,然後到有鐳射輸出投影片的影印店,把檔案印成投影片即完成了前製作業。上圖即是輸出完成的投影片,如果想讓圖片正面出現在投影片亮面這邊的話,記得要先做鏡射反轉的處理再拿去輸出。



接下來用美工刀、鐵尺、桌墊等相關工具,把投影片上的每一條偽正片切割下來,圖片裡的裁尺裁墊是跟家人借的洋裁拼布專用工具。專業裁尺真的非常好用,切割時一刀到底很順手,如果沒有類似的進階工具,盡量準備長寬一點的鐵尺,裁切時壓住才不會跑掉。美工刀最好也是新的,刀片比較利,可以先在空白處試割看看,如果沒有把握的話,準備好一點的剪刀,慢慢裁剪也同樣可以完成。



裁切完成後,就可以準備把這些偽正片用膠帶相連成一捲膠捲,捲進底片殼的偽正片長度不可過長,以免到時裡面卡住。如果沒有添加其他素材的話,一個Word橫向頁面可以放5條偽正片,而這也差不多是膠捲的大概長度。



膠帶部分我用的是卡典西得透明膠,也就是博士膜,貼起來比較密合不易脫落。僞正片貼合即可,不要重疊以免捲不進底片殼,然後把裁好的博士膜慢慢貼上,再用指尖把空氣壓掉,讓博士膜和僞正片完全密合。正反面我都有貼,兩邊的膠帶大小最好可以一樣,等待一小段時間後再把上下多出的部分切掉即可。



對了,一開始印完投影片之後,記得順便去跟沖印相館要金屬底片空殼,最好能多要幾個,到時失敗可以備用。大部分店家的底片空殼都會留有一小段膠捲,經由膠帶黏貼的步驟,就可以把僞正片和底片殼相連在一起了。另外有些底片空殼其實還滿好看的,加工成小飾品會很有特色。



全部黏貼相連成一捲長條底片,僞正片膠捲的模型就完成啦。建議在製作僞正片圖檔時,頭尾的部分最好可以留黑,也就是你設定為第一條的左邊,和最後一條的右邊。開頭是因為必須留一小段底片不能全捲進去,全捲進去要再抽出來可是很麻煩的,僞正片也可能因此損壞 ~

留黑可以模擬底片殼原本的樣子,也保留一點拉出之前的期待與神秘感,黑底的部分可用文字或素材再添加修飾。而尾巴留黑可以讓最後一格影像在觀看時較完整,因為空殼剩下的那小段底片可能很短,末端留黑貼連能讓最後一格正片延伸出來。



剩下最後一個步驟,也是成敗最關鍵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把僞正片捲進底片空殼裡。失敗原因不外是底片卡住無法拉捲,或膠帶脫落與投影片刮到整個脫落,其實都和僞正片貼黏有關,在這個步驟要格外小心。而捲底片時也注意要緩慢進行,再提醒一次不可全捲進去,留下的那一小段可以貼上突出的立體貼紙來防止底片跑進去。



之後再慢慢拉捲幾次做確認,如果都沒問題的話,僞正片膠捲就可以拿去獻寶啦。上圖是僞正片拉出後隨意擺放的樣子,看起來很有藝術感吧 !!



下面兩個段落資訊摘自網路上對彩色軟片與銀鹽系統的相關介紹文章 ..


一、彩色軟片的構造:
以彩色軟片的構造來說,正片或負片其基本都是由藍、綠、紅等三層感光乳劑所組成。第一層是藍色感光乳劑,第二層是綠色感光乳劑,第三層是紅色感光乳劑。而在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則加有一層黃色濾色鏡層,其目的在於當光線照射第一層藍色感光乳劑時,其藍色感光乳劑,只對藍色光感應。而黃色濾色鏡層,能將藍色光完全吸收,阻隔藍色光穿透,而僅讓綠色光和紅色光通過。促使能感應藍色光及綠色光之第二層綠色感光乳劑,僅感應綠色光,同理使能感應藍色光及紅色光之第三層紅色感光乳劑,僅感應紅色。而在藍、綠、紅等三層感光乳劑中皆含有其他顏色之發色劑。藍色感光乳劑層中含有黃色發色劑,綠色感光乳劑層中含有洋色發色劑,紅色感光乳劑層中含有青色發色劑。當軟片顯影時,就呈現原有景物之補色 ( 即紅變青、綠變洋紅、藍變黃 ),此即「彩色負片」。而正片則由反轉顯影方法,直接將補色轉變為原色,所以正片色彩就和原物色相同。

彩色軟片種類介紹:
1、 彩色正片 ( 俗稱幻燈片 ) ,其軟片盒均會印上「 CHROME」英文字。
例如:FUJICHROME、KODACHROME、AGFACHROME ... 等等。
因攝影光源之不同,彩色正片又分為「日光片」(Daylight) 與「燈光片」(Tungsten) 。
正片優點:色彩較負片飽和且不易偏色 , 存放時間較負片長久。
正片缺點:曝光寬容度較小, 大約 ±0.5 格。

2、 彩色負片,其軟片盒均會印上「 COLOR」英文字。
例如:FUJICOLOR、KODACOLOR、AGFACOLOR ... 等等。
以前其僅有「日光片」一種,但現已有少數軟片公司,開發專業用「燈光型」彩色負片。
負片優點:曝光寬容度較大 , 大約 ±1.5 格,且沖洗方便。
負片缺點:色彩易偏且存放時間較短。

3、 紅外線彩色軟片,其原屬供軍事偵察或學術研究之用,近年來亦有許多同好引用,來創作一般彩色軟片所不能表現之詭異色彩。其構造基本和一般彩色軟片相似,僅將其藍色感光乳劑層 (400 – 500 mμ) 改為紅外線光乳劑層 (700 – 900mμ) 。其拍攝時要加上濃黃濾色鏡來吸收(阻隔) 藍色光和紫外線。紅外線彩色軟片並無明確之感光度。依據前輩之經驗,當套上No. 12濃黃濾色鏡時,其約ISO 100度。為保險作品之成功率,應參酌拍攝之環境來增減光,並且在認定的感光度上下多拍幾張。而其對焦方式,不必如黑白紅外線軟片般,要將對焦後的距離轉至「R」記號處,可如一般軟片之對焦方法即可。

二、「日光型軟片」和「燈光型軟片」之特性:
 「日光型軟片」之色溫,通常以晴天中午之戶外陽光與晴空反射光之平均色溫溫度 5500°K為準。在清晨之日出或黃昏的日落時刻,因色溫較低,色彩有偏紅之傾向。反之在陰雨天,因色溫較高,則色彩有偏藍之現象。
 「燈光型軟片」只有其色溫大約3200°K左右。其在日光光源下曝光時,它的色調會偏藍,也可以創造出另一種特有藍色美效果。

三、 軟片感度:
 每一個軟片盒上,均有標示其感光度(ASA),依數字可區分為高感度、中感度、低感度等三種軟片。軟片之感光度是由於片基上感光銀鹽而成。 當感光銀鹽分佈愈多愈粗時,其感光度較高;反之感光度較低,其感光銀鹽分佈就愈細。由不同的感光乳劑組合而成彩色正片或負片,我們可以加以利用,來尋找出喜歡的效果。

 1、 低感度軟片之感光度(ASA)大多為: ISO 25、ISO 50、ISO 64。
 其優點:粒子較幼細, 適合高倍率放大,風景及人物特寫。
 其缺點:降低快門速度,易產生相機晃動 ,宜用三腳架。

 2、 中感度軟片之感光度(ASA)大多為: ISO 100、ISO 160、ISO 200。

 3、 高感度軟片之感光度(ASA)大多為: 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 3200。
優點:提高快門速度, 減少相機的晃動, 適合手持相機拍攝,凍結影像或粗獷沙粒的效果。
缺點:粒子較粗糙,不宜高倍率放大。”




【銀鹽】
一般泛指指傳統底片,更精確的說,是1888年由美國柯達伊世曼所發明的。
它的成像原理就是透過進光-->在底片上感光,而底片上有滷化銀的感光材料成份(像是溴化銀、氯化銀等),受到光的刺激就成像了。

重點在於沖片,就是將底片的化學成份穩定下來的動作,滷化銀會產生結晶,一張相片的成敗就在這裡。
可以保存超過100年的銀鹽,是數位所無法取代的。

【銀鹽系統】
現在的沖印系統,叫銀鹽系統,呈像過程是一種化學反應。
完整的沖印過程如下:相紙曝光 → 強鹼顯影 → 強酸定影。
因為酸鹼中和之後會產生鹽,所以用水把鹽沖掉、曬乾,相片就完成了。
正常要至少半個小時的水洗,鹽分才會完全沖掉。
但是現在為求快速,改用輪子把鹽分擠掉,所以一定會有很大量的殘存鹽,毒的就是這些鹽,而這些鹽足夠讓不鏽鋼生鏽。

【增感與增感攝影】
增感:是指提高乳劑的感光度,就是在感光乳劑的製造過程中適時的加入化學藥劑或染料,使它吸附在鹵化銀晶體表面,以增加感光度言之。

增感顯影:是指我們拍攝時藉由機身或測光表的操作,提高軟片速度的設定,減少曝光量之後,再藉由延長顯影時間或提高顯影時的溫度或是使用活性強的顯影劑彌補曝光之不足的做法。實際上增感顯影並不能真正的提高軟片的速度,一般人之所以說它能,完全是基於接受降低畫面品質的標準。增感顯影會造成反差變大、顆粒變粗、暗部紋理被犧牲且有混沌感、中間調也會消失或變得生硬。一般來說增感的幅度愈大,上述情形會愈明顯,但是在某些情形這種「缺點」也會變成一種「特色」。

增感顯影的步驟:
1、藉由相機機身的ISO調整鈕(或環)或在獨立測光表設定高於廠商建議的軟片速度。
2、告訴沖印店您設定的ISO值。
3、做增感顯影要整卷增感,否則徒增困擾。

增感的目的為何:
1、因為光線不足
2、希望反差加大
3、想要得到粗粒子

第二個目的才是重點,舉例說明拍攝美女時,大部份都希望把皮膚拍得白皙透明,如只用曝光過度會使得整體色彩飽和度下降,但改用增感時亮位將會更亮,而暗位因曝光較為不足反而色彩更為飽和(指正片之拍攝)。”



我喜歡最後這兩張,膠捲和光影 ~
充滿回憶的時光膠捲在光影之中穿梭流動,看起來好有意境 ..



製作的過程中一直都很順利,捲片也沒遇到任何問題,所以說該感謝專業的裁尺裁墊博士膜,還是我真的是太有天分了呢 ^^? 其實僞正片的做法真的很簡單,大人小孩都能輕鬆上手,前後製不用一個工作天就可以完成了。

製作成本也很便宜,扣掉那些裁切工具,算起來一捲僞正片只花了我約25元,而充滿樂趣的手作過程和膠捲上的影像回憶,卻是無價。這麼新奇有趣又好玩,而且拿來獻寶超有成就感的手作僞正片,有興趣的朋友也一起來動手做做看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